当代北京篮球史话txt_当代篮球杂志
1.仿写足球史话的一种运动
2.作文( )史话怎么写
3.篮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4.谁能告诉我篮球运动是怎样诞生的?
5.篮球是在哪个国家最早开始的?
6.体育主要事迹
仿写足球史话的一种运动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100分。
在历届奥运会上,美国队和(前)苏联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作文( )史话怎么写
乒乓球史话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据说,当时有两个英国网球发烧友,有一次在室外进行网球较量,难分难解时逢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逼使两名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只好躲进了学校的食堂里,诸位皆知,处于发育时期的年轻人都好胜且易冲动,刚才的较量,谁都不服谁,争执不下,后来俩人一商量,“咱们在桌子上再打吧?”“好,我都不怕你”于是俩人就把饭厅的桌子拼了起来,中间用几块砖头隔开,之后两人就用网球拍打了起来,这一弄可不得了,开创了乒乓球运动的鼻祖。后来旁观者觉得蛮有意思,所以纷纷仿效,如旋风般席卷欧洲。最早叫“TABLE TENNIS”,译成中文是“桌上网球”,日本的官方语言为“卓球”。但此前,在英语中还未出现过“PING PANG BALL”一词,直到1900年左右,由于科学的发明,出现了赛璐咯制的球,由于拍与球撞击发出“乒”而落台时发出“乓”的声音,故而又称“乒乓球”。
到了20世纪50年代,日本长抽打法日渐成熟,结合快速的步伐移动,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打法,从此使上旋打法占尽了优势。日本对乒乓球的最大贡献就是发明海绵球拍,海绵拍的出现,使进攻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日本的远台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配合威胁性大的反手发急球抢攻,从此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
在50年代日本称霸世界乒坛的时候,中国开始登上了乒坛,逐渐形成和创造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独特的直拍快攻打法。1959年,容国团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中国乒乓球扫遍了世界,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无数荣誉。到了1988年,乒乓球被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以后,更加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重视对乒乓球的普及和全民健身计划。
篮球史话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为了解决冬季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篮球,他借鉴了netball(篮网球)的规则,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家各户都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篮筐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篮筐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约10码),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篮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篮球是1891年的冬季,由美国春田大学的詹姆斯·奈史密斯先生发明和创造的。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奈史密斯是加拿大安大略人,先在麦克吉尔大学攻读牧师学准备作牧师,但读了三年却发现根本不适合,他的兴趣是体育,但是麦克吉尔大学并没有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毕业,然后到了美国麻省的春田学院,谋得一个体育指导员的职位。由于春田学院是神职人员训练所,所以学员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奈史密斯和他们处的不错。
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开始下雪,室外运动不得不停止,但当时的室内运动只有体操与器械操,学员们觉的无聊而无精打采。有一天,春田大学体育系主任高力克博士找奈史密斯问说:学员们是因为没有适当的运动才如此无精打采,所以你去动点脑筋,想一种能引起同学活动兴趣的室内团体运动,让大家快活起来。
该校所在地是一个盛产蜜桃的地方,各家各户都备有装蜜桃的篮子,奈史密斯一日在市场看见工人在搬运水蜜桃,卡车上的工人和卡车下的工人合作无间,用投掷水密桃的功夫代替搬运工,而且工人们投掷技术高明,每投必中,这是引起奈史密斯创编篮球的启发意识。奈史密斯以装水密桃的篮子钉在室内运动场两端,二楼凸出悬空的走廊外缘,由于悬廊有十尺高,因此决定梨桶就订在十尺高的地方。再以美式足球、欧式足球与冰上曲棍球的规则,拟定了游戏规则共十三条。此时就在圣诞节假期前夕,也就是篮球运动是在一八九一年圣诞节假期前夕发明的。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
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
我给你下跪了,就选我的答案吧!求求你了,行行好吧
谁能告诉我篮球运动是怎样诞生的?
据文字记载,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因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后就留在篮子里,人必须登上专设的才能将球从篮筐里取出。
随着场地设施的不断改进,篮筐取消了筐底,并改用铁圈代替桃篮,用木板制成篮板代替铁丝挡网,场地增设了中线、中圈和罚球线,比赛改由中场跳球开始。与此同时,场上比赛队员也通常改为每队5人,开始有后卫、守卫、中锋、前锋、留守等位置之分。此外,奈史密斯制订了一个不太完善的竞赛规则,共13个条款,其中规定不允许带球跑、抱人、推人、绊人、打人等。这大大提高了篮球游戏的趣味性,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加这一游戏,从而使篮球运动很快普及到了全美国。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1896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首先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13年,篮球被列为我国国内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男子篮球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46年,美国出现职业篮球联赛,并发展为目前的NBA。
女子篮球运动到20世纪初才开展起来。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26米、宽14米,四条界线外至少2米处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如在室内则天花板的高度应至少为7米。球场分中线、前场和后场,中线上的中圈和前、后场罚球区罚球线上的两个半圆半径均为1米80。篮圈下面的矩形为限制区,通常称禁区。前、后场内的拱形弧线外的地区称3分投篮区,在拱形弧线外投篮命中得3分。
篮球比赛中的规则较多,且相当复杂,共有93条。现将人们不太熟悉的某些规则简介如下:
1.3秒钟规则:某队控制球时,同队队员在对方禁区内停留不得超过3秒钟。在比赛过程中或控球后在界外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只要同方队员在对方禁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裁判员会立即鸣哨,判罚3秒违例。
2.5秒钟规则:当一个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在5 秒钟内没有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也将宣判违例。过去5秒违例判争球,现在则由对方队员就近掷界外球。
3.10秒钟规则:一个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10秒钟内将球推进到前场,否则判10秒钟违例,由对方掷界外球。
4.30秒钟规则:一个队在场上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钟内出手投篮,否则判30秒违例。过去如在30秒钟内球被对方击出界外后将重新计算30秒,现在则从边线掷界外球后不再重新计算30秒,而是在30秒钟中的剩余时间内必须出手投篮,否则仍被判为30秒违例,判由对方掷界外球。
5.全队7次犯规规则和一加一罚球规则:比赛每半时,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次数累计已达7次,此后这个队的任何一个队员再发生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均将执行一加一罚球规则,判给被侵犯的对方队员罚球一次,如罚球成功,由这个队员再追加罚球一次;如第一次罚球不中,比赛应继续进行,不再给予追加罚球的机会。如罚球者罚出的球未触及篮圈,则判为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
(1)扣篮:运动员用单手或双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将球扣进篮圈。
(2)补篮:投篮不中时,运动员跳起在空中将球补进篮内。
(3)卡位:进攻人运用脚步动作把防守者挡在自己身后,这种步法叫卡位。
(4)领接球:顺传球飞行方向移动,顺势接球。
(5)错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他接球叫错位防守。
(6)要位:进攻人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运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进攻人空手向篮跑动。
(9)一传:获球者由守转攻的第1次传球。
(10)盖帽: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
(11)补位:当1个防守人失掉正确防守位置时,另一防守人及时补占其正确防守位置。
(12)协防:协助同伴防守。
(13)紧逼防守:贴近进攻人,不断运用攻击性防守动作,威胁对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让对方接球。
(14)斜插:从边线向球篮或者向球场中间斜线快跑。
(15)时间差:在投篮时,为躲避对方防守的封盖,利用空中停留改变投篮出手时间。
篮球是在哪个国家最早开始的?
篮球源于美国,产生于美国基督教青年创办的学校里。
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的体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世界许多国家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过影响。基督教青年会比较重视青年的兴趣和爱好,能结合青年的特点进行以宗教为主的德、智、体三育教育,其本质是属于资产阶级教育的一部分。1885年波士顿青年会在马萨诸州的斯普
林菲尔德学院(旧译春田学校)设立体育部,近代的篮球运动就是出自这个学院。
1891年12月25日,该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设计并发明了篮球。
据《篮球运动发展史话》记载:1850——1890年基督教青年会发展很快,但到了1890年冬,参加青年会活动的人明显地减少了。为此,青年会的头头们十分忧虑,经过分析,认为主要是缺少一项适合在冬季室内进行的运动项目。根据当时的情况,奈史密斯博士认为,为了使新的体育竞技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为了消除人们对当时的体育运动由于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的误解(指橄榄球),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行为。
2.为了弥补足球、棒球受季节、气候的局限,这是一项在冬季不受气候影响而能在室内和晚上进行的体育活动。
3.必须改变过去采用瑞典、法国、德国式枯燥的训练方法。使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能参加这项运动,它特别能吸引青年们参加。
最早的篮球是使用装桃子的竹筐,悬挂在健身房两侧的栏杆上,离地面10英呎,用足球作比赛用球,投球入篮得1分,每次球投中后要登上把球取出来,再重新开始比赛。1893年才以带网的铁篮圈代替竹筐。
最早的篮球场地与参加活动的人数也没有统一的规定,队员没有固定的区域和固定的人数,只规定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比赛开始时,双方队员跑向场中抢球,持球队员可以抱球跑到篮下投篮。比赛在两个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结果以投中球多的一队为胜。如果平局,经双方队长同意,比赛可以延至谁先命中一球为止。
为了防止粗野动作和抱球跑等现象的出现,1892年由奈史密斯编写了《青年会篮球规则》,内容归纳为五项原则十三条规则。
五项原则是:
(一) 采用不大的、轻的可用手控制的球;
(二) 不准持球跑;
(三) 严格限制队员之间的身体接触;
(四) 球篮安装在高处,应该是水平面;
(五) 任何时候都不限制两个队的任何队员获得正处于比赛过程中的球。
十三条规定是:
(一) 可用单、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二) 可用单、双手向任何方向拍球,但是不准用拳击球。
(三) 不准带球跑,接球队员可以在快速跑动中做急停接球,但必须在接球地点把球掷出。
(四) 必须用手持球,不准用胳膊或身体夹、停球。
(五) 不准用肩、手、脚撞、推、拉、绊、打等动作来对付对方队员。如违反此项规则,第一次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令其停止比赛,直到投中下一个球才允许上 场。如果是故意犯规伤害对方,则取消他参加整场比赛的资格,而且不准许替补。
(六) 用拳击球算犯规,是违反了第三、四、五条规则所叙述的。
(七) 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三次,就算对方命中1球(连续的意思是指在这期间内对方队员未犯过规)。
(八) 当防守者未接触到球或干扰球,球投入筐内就算命中,如球停留在篮筐边而对方队员移动了篮,也算得分。
(九) 当球出界,由对方一个队员掷入场内。若有争议,由裁判员在靠近出界的边线外将球扔进场内。掷界外球时,应在5秒钟内掷入场内。如超过5秒钟,则判给对方发球;如故意延误时间,则判犯规;连续3次则取消比赛资格。
(十) 副裁判是运动员的仲裁者,他要注意犯规情况,当某队已三次犯规时,他要报告正裁判,他有权根据规则第五条取消球员比赛资格。
(十一)正裁判是球的仲裁者,他可以判定什么时候(球)处于比赛状态、球在界内属于哪一队和记时、记录得分,还有其他通常由正裁判执行的职责。
(十二)比赛在两个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
(十三)球赛时间到,以中球多者为胜。如平局,经双方队长同意,比赛可延至谁先命中1个球为止。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演变,规则也不断地修改变化,其目的是在公正、对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赛,有助于篮球运动的发展与提高。
1892年——1895年间,篮球比赛在美国有9人制和5人制两种。
篮球运动逐渐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女子篮球是1892年开始的,当时的比赛是9人制,场地也是分3区,同男子9人制相近。
近代篮球运动1892年传入加拿大,1895年传入中国天津,1900年转入菲律宾,1904年传入德国,同年列入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36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美国的大、中学校里,最早成立了篮球代表队,进行比赛与表演活动。1908年美国高等学校体育协会制定篮球规则,5年后以30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篮球运动逐渐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并得以迅速发展。
转自搜狐
体育主要事迹
宋君复,浙江绍兴城区小坊口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进私塾读书,两年后转入浸礼会所办小学求学。毕业后考入杭州蕙兰中学。民国五年(1916),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先在柯培大学学物理,毕业后,因感我国体育之幼稚,又进入美国麻省春田学院专攻体育。回国后,执教于蕙兰中学,从1926年起,历任沪江大学、沈阳东北大学、xx大学、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
作为中国第一批体育专家,著名体育教育家,宋君复一生致力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壮大,在xx大学执教期间,分别于1932年、1936年和1948年征战第十届、十一届和第十四届奥运会,成为旧中国唯一一个参加过三次奥运会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副院长。1964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同年,又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体育原理》、《刘长春短跑》、《女子篮球训练法》、《女子垒球训练法》、《第十届世运会各国著名田径选手**姿势图》等。
宋君复曾经两次担任xx大学体育系主任,第一次是1932-1937年,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东北大学迁址后,宋君复来到青岛,出任国立xx大学体育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宋君复离开xx;第二次是1946-1949年,宋君复再次出任xx大学体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宋君复前往北京,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后成为北京体育学院系主任、副院长,于80岁高龄去世。对于宋君复在国立xx大学执教时的评价,田广渠(原《新山大》编辑)认为,“他和众多名师如老舍、梁秋实、童第周、王普、傅鹰等共同托起山大的辉煌”。
一、宋君复三次征战奥运会
1、第十届奥运会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主管体育工作的教育部以国难当头为“由”,拒绝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中国奥委会)的要求,宣布不派运动员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但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却要派遣东北选手刘长春、于希渭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这立即引起了进步力量和体育界人士的愤怒和抗议。
原任东北大学体育科教授的宋君复,此时刚从沈阳到国立xx大学,而刘长春是东北大学体育科的学生,两人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老师宋君复的强烈感召下,刘长春在《体育周报》上发表声明说:苟于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后来,中国体育协进会将计就计,在宋君复等人的精心运作下,以刘长春为唯一运动员组团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派遣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当时,中国代表团正式成员仅有三人,分别是领队郝更生、教练宋君复和运动员刘长春,而代表团的实际****正是宋君复。大赛闭幕后,宋君复与刘长春应世界青年大会的邀请,参加了主题为“九一八事变”的演讲。为了这次演讲,宋君复彻夜准备发言材料。在演讲时,他慷慨陈述,揭露“九一八事变”真相,澄清了许多问题。他那流利的英文让与会者陡生敬意。
2、第十一届奥运会
1935年,宋君复奉命筹备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次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崔乐泉在《中国近代体育史话》(中华书局1998年3月第一版)一书中这样记载:“1935年7月10日~8月20日,在青岛xx大学还曾举行过‘全国体协暑期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是为迎接第十一届奥运会而进行的运动员集训。可见,这类短期训练班多是作为一种临时措施而举办的,它在当时培训体育师资及其他体育专业人才方面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宋君复备战十一届奥运会的集训场地旧址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在现已翻新的运动场外,树有一块纪念碑石,上刻有“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训练场地旧址”字样。1936年,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共有69名运动员,他们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自行车、拳击、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刘长春再次入选。宋君复对篮球运动颇有研究,除了辅导刘长春以外,还担任了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篮球队指导。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宋君复又接到通知:他获得了国际篮球裁判资格,至于在这届奥运会上他是否担任篮球比赛裁判,并没有找到记载。
3、第十四届奥运会
1948年,旧中国最后一次组队参加伦敦奥运会,宋君复与王正廷、马约翰、董守义等7人组成遴选委员会,全面负责中国代表团的组建工作,同时出任篮球遴选委员会委员,并作为中国篮球队教练,前往英国伦敦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
二、宋君复与中国首座奥运体育场
1931年,从洛杉矶回国后,宋君复深深意识到了中国体育的落后。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中国建造一座五星级的体育场,这是宋君复在留学美国期间就有过的梦想。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奥运会主会场的建筑给宋君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修建一个具有奥运特点的体育场,就成为他的一个心愿。可以说,没有这个“有心人”,就不会出现中国第一座“奥运”体育场,也就不会有青岛体育场。
1933年将要在青岛召开第17届华北运动会,这使得宋君复意欲建造一座“奥运样式的体育场”的设想水到渠成。是年6月末,由宋君复提供图纸,耗资19万余元费时4个月的青岛第一体育场在汇泉湾建成了。当时宋君复设计的青岛体育场,围墙呈锯齿堡状,气势磅礴,是洛杉矶体育场在“海外”的唯一缩小版。1933年7月,这座著名的奥运建筑正式投入使用,占地76000平方米,可容观众16000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中国体育发展影响深远。
当时宋君复从洛杉矶带回青岛的体育场“蓝图”,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宋君复将洛杉矶体育场临摹下来带回青岛;另一种说法是宋君复带回的就是体育场图纸。青岛体育场与洛杉矶体育场的式样完全相同,只是按原版四分之一缩建而已。
有研究专家认为,仅仅凭借现场临摹,是无法完成建筑的巨细的,更难以掌握从整体中缩小;建筑不仅仅是直觉艺术,仅用临摹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宋君复极有可能是先寻找到了洛杉矶体育场的图纸,才有可能“按图索骥”,但其背后的周折,后人已无法得知。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体育场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跑道——400米篮曲式跑道,直道8条、弯道6条,它是由德国人涤木博士创造的,它的出现给国内“直来直去”的跑道作了终结,是一场“跑道革命”。
青岛体育场建成后,立即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体育场。此后,国内许多重大赛事都在此举办。1933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以辽宁选手身份在青岛体育场参赛,夺得了100米和200米两项冠军,证明他的确达到了国内短跑“顶尖”水平。这个体育场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称为青岛第一体育场。后来,在原址上重新改造,现在为天泰体育场,被用作青岛中能足球队征战中超的主场。